首页 全网搜索 导航
位置:首页 剧情片 浪淘沙 高清下载
浪淘沙[汉语普通话]
豆瓣评分:8.0

浪淘沙

又名:暂无

主演:金焰,章志直

导演:吴永刚

地区:大陆

类型:剧情片

年代:1936

发布:2025-04-15

更新:2025-04-22


历经千辛万苦,水手阿龙(金焰 饰)终于乘船返回家乡。他满心欢喜,期待早点儿见到老婆和女儿小龙。下了船,阿龙径直回到家中,也许他太过兴奋,以致于全然没有中遇到邻居脸上流露出来的诡异惊恐的表情。原来老婆背着他在家里偷人,与情夫幽会时甚至将女儿仍在门口不予理睬。当场捉奸的阿龙怒上心头,失手杀死奸夫后转身离去。挂念女儿的阿龙趁夜潜回家中,结果被高傲跋扈的警探老章(章志直 饰)发觉。阿龙侥幸逃脱,从此隐姓埋名,四海流浪。


  数年过去,命运安排阿龙和老章再度相逢。可是在生死危机关头,他们的命运又承受着巨大的考验……

《浪淘沙》下载观后评论:

浪淘沙剧照

浪淘沙剧照

浪淘沙剧照

浪淘沙剧照

浪淘沙剧照

浪淘沙剧照

  • 吴永刚的才华真的是……吴永刚的电影是比同期绝大多数电影更“电影”、更接近现代电影的,从影片前部的类型程式(侦探、追逐,探长那极似爱德华·罗宾逊的出场)与风格化影像(造型意识、表现主义的阴影与布景,同时实景使用也与之构成一种环境氛围的冲撞),到后部走向诗化,本片在短短70分钟内在两方面的尝试上都取得了成果,特别是后半部完全是个人化的写作;吴永刚在复杂纷乱的时代中敏锐地和他的欧洲同行一样察觉到了那种现代焦虑,并且这种焦虑与深重的社会危机牵扯难分,既存在着与一般来说“被放到前景的现实主义内容”保持距离的,建构一个纯净的心灵场所生产咀嚼现代焦虑的心灵体验的一面,又存在着社会事实与情绪进入电影中,以悲观的似是走向终末一般的情绪显现的一面;放逐到社会与历史之外的人又面临历史续写的恐怖与惆怅,似《关山飞渡》
  • 1,冲破了旧市民电影的故事模式的桎梏,也不完全沦于左翼电影的高声疾呼,暴力反抗。也不太同于新市民电影的家长里短。而是以一种人性的观照,去以一种超时代的眼光打量人性,考验人性,这在中国早期电影史里无疑是非常之先锋的。2,可看做政治寓言。在此片播出后几个月后,双十协定签署。3,中国电影史第一部有声对白片。可以看出片子里对如何使用好有声对白还是在探索阶段。比如探长在船上思索何时见过主角时就很长的时间没独白,没对话。但观众仍能从画面里得知其含义。主角在船上逃跑时,海浪伴随鼓声,这段音乐十分巧妙成熟。4.影片的构图我也很喜欢。在岛上,各种大远景烘托出那种苍凉之感,当然也有展现环境,的确无愧开头广告所说的“巨片”之名。主角的衣服的破烂像是古希腊的哲人一样。加上各种大远景,主角的行为,像是基督受难般壮观
  • 吴永刚用光影和舞台布景营造的与世隔绝的孤岛空间,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回归到了最初的本质。表现了他渴望构建的一个没有矛盾和冲突的乌托邦世界的愿景,以及充满理想化的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文主义思想。影片处处能够看出受德国表现主义《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和法国《悲惨世界》的影响,充满世界主义的眼光。画面除构图之外处处可见光影的作用,黑白片使得光影的运用更为突出。“一个善良的人在遭受了苦难后成为一个罪犯,一个侦探履行他追捕的义务,而当两个人共处生死线上时,他们成为了朋友,但当他们之间有了利益冲突,他们又成为了敌人。”开头的字幕和《阮玲玉》的开头一样,起到揭示全片主旨的作用,体现出导演在战时,对人性人情的哲理性思考。认为人与人一旦抽离社会性的空间,之间的友善就会得以复原。
  • 声音和画面的配合并不很好,显得些许稚嫩,毕竟是联华第一部有声对白片。金焰浑身上下都散发着男性雄浑力量的美。后面在无人岛上的戏非常精彩,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现代主义,或者说意识流的表达,这是一个抽掉阶级和秩序的臭氧层,警察和罪犯在这里只剩下人类原始的生存之欲,后来海上的船只可能只是对道德和社会(法律,责任,秩序)的玩弄。向善的道德和良知祈求着枪口不要走火,但这与社会代表的秩序始终是相背的。杀人就要被带上手铐这天经地义,但此人却是一个遭遇妻子与情夫偷腥,失手杀人的善良之人。情与理的纠缠在神女中也能窥见一二。但最终,无论是追凶神话还是道德怜悯都进入不了这个充满人性的弱点的无人之境,在这里,一切都将像沙滩上的两具白骨那样,归于虚无。
  • 片头在电闪雷鸣中打出介绍很吊人胃口,以及主创名字用写在沙滩上的方式呈现也很有创意。 有些地方很僵硬刻意,比如阿龙回家街坊邻居全明晃晃地堵门口,以及巡警来回巡逻的走位宛如小时玩的闯关游戏…… 阿龙杀人后一直在耳边挥之不去的絮絮叨叨,惊慌痛苦震惊以及舆论围攻全能感受到。 算是警察追贼的先河吧,题材在当时确实少见,有很多后来常见的躲避方式,藏人正上方正下方死角等等。 两人在甲板上相遇,似乎不认识又有点迟疑的要火点烟全过程很有张力。 感觉结尾的还没等船靠岸就拷人有点站不住脚。
  • 《浪淘沙》最后一个场景是在一个黄沙遍布的荒岛上,阿龙和老章等待船只获救。服装上阿龙衣衫褴褛,而老章还是西装革履,体现两人的阶级差异,然而这种差异在毫无生机的荒岛上荡然无存,勉强维持两人生命的只有那日益殆尽的一桶水。吴永刚在写实的外景拍摄,怒浪声声,反衬两人的渺小与挣扎。最后沙滩上的白骨与开头片段浪过即逝的痕迹形成对比,凸现主题,纵是抛开世俗的爱恨情仇也依然留痕,人物命运的捉弄亦令人唏嘘。
  • 看的很闷,在30年代中属于另类的作品,是吴永刚到联华后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在小岛上之后叙事节奏立即慢了下来,走向了人物内心的探索。个别镜头有意味。还涉及了现代性的讨论。2018-10-15 ︳原本对立双方在特殊环境下面临的其实是相同的处境,以现代主义的方式反映时代主题,形式有些超前,难以被左翼认同。中国电影资料馆,全声片,2015年修复版,2020-12-26。
  • “一个善良的人在偶然不幸的遭遇中犯罪,一个奉公守法的侦探他永远追逐着他所要逮捕的罪犯,当他们两个人站在同一生命线上时,他们放弃了敌视变成极高贵的友情,但是一旦遇到利害的冲突和人欲的激动,他们会立刻恢复了敌意。”还以为是政治隐喻(资社面对法西斯时同仇敌忾,危机解除共同立场消失,资社继续剑拔弩张),看了眼上映时间-1936,原来竟然是预言!
  • 4.5//显而易见,《到自然去》与《浪淘沙》有异曲同工之妙,编导均通过近乎离奇的情节和臆想中的自然环境,对照出现实的荒诞、虚伪和违反人性。这两部影片尤其是后者的创作手法,显然已超越了现实主义的范畴,在这里,依稀可见存在主义哲学的色彩,它们出现于30年代中国影坛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朱剑,汪朝光著.民国影坛纪实.p220-221
  • #6.9资料馆 据说是中国第一部有声黑白电影 而且是资料馆全新修复的版本 可以算是弥足珍贵了 作为1930s的中国先锋电影 影片将黑色电影的特征发挥的淋漓尽致 称得上是后代同类电影的模版吧 影片在场景调度、构图、光影方面的运用很厉害了 就是剧情实在无聊 睡过去一大片 好在还有比较高能的结尾支撑
  • 从这片我才明白中国电影原来有多强,比不上欧洲艺术电影吧却也不输好莱坞!想起当时老师讲现在的中国电影发展实际上是电影复兴。说两位主演演的过的 别忘了早期电影叫影戏啊,本质还是从戏曲戏剧发展来的,话剧表演肯定是夸张一些的。那个时代还能有这样不含阶级斗争背景探讨人性的片真是太厉害太厉害了
  • 1.其实是一部很闷的有声片尝试之作,远不如默片《神女》活泼动人(功在阮玲玉和孩子的表演);2.章志直真是开口不如默存;3.金焰表演一流,眉眼间朝鲜民族印记尽现;4.开篇演职员表展现方式真是一绝,极为契合影片主题;5.结尾二人癫狂大笑,令人听来心中发毛——大浪淘沙,死亡降临……

网友评论 (0)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